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揭开道家九阴真经之谜——网上流传的《九阴真经》全文史上确有还是后人虚构?

揭开道家《九阴真经》之谜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九阴真经》全文是史上确有还是后人虚构?


一,缘起:“秘笈”惊现民间, 真假弗能辨之
近日有好道者在讨论网络上流传的《九阴真经》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实关于金庸小说中所说的《九阴真经》已有学者和相关的武侠爱好者进行了一定的考证。但是金庸的小说中的《九阴真经》只是出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是一个具有神秘感的似假还真的“残本”。这次网上出现的“《九阴真经》全文”又是一个没太有去依附于金庸的小说的九阴真经。正好没事,即对此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九阴真经》作一番简单的考证。主要是证伪证虚,以证这本经是虚构的!

百度和GOOGLE里边关于《九阴真经》的搜索结果很多,排在百度第一位的是百度百科知识中的《九阴真经》相关解释及“《九阴真经》原文”,从搜索结果和相关搜索都可以看出网络上很多人对《九阴真经》这部经书的内容或是作者很感兴趣。
当然啊,毕竟是部传说中修炼之后就可以武功盖世的武林秘笈,它有着极大的神秘性和诱惑力!江湖上因它几多侠骨柔情,几番血雨腥风,又几多嘘唏感慨。令人想起了那个是邪还正让人闻风丧胆又让人感动,让人敬佩,为之心酸甚至为之倾倒的凄美女子梅超风。令人感慨那不可一世歪打正着的西域枭雄欧阳峰,枭雄一世,老来却是疯疯癫癫,丧命于华山之颠…………江湖啊,江湖啊,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有点知识的人可能不会轻易相信它会有这么神奇,也不会相信真有凌厉阴毒的九阴白骨爪,更多的人是想确定是不是历史上真有此种经文,这里边有很大多数是对玄学对道家修行感兴趣的人!这么一些人就是要明白:
·《九阴真经》历史上是不是存在?
·道藏或是经典的书库中有没有?
·其作者又是什么人?
·当前网络上流传所谓《九阴真经》是古已有之还是好事者杜撰扯淡以忽悠世人还是为了娱乐需要进行的虚构?

是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史上有此真经。道藏等道教藏典中没有,百度百科中说为《四库全书》第五卷所录也纯属子虚乌有。其大段文字引用唐人所作的序言!



二,毒害:以讹传讹,弄假成真
这其实是一个不难辨别的问题,也是很多真正的专业人士觉得不足以一谈的问题。但是我通过网络和基本的调查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百度和google中有很多关于《九阴真经》的搜索;
·它不仅在大陆的各大小网站转载,而且传到了海外;
·有旅游公司导游者把此种《九阴真经》作为旅游知识附会于道教景点景区;百度百科作为百科知识;
·有人竟然当成历史经典材料引用入文章称《九阴真经》所言;
·更有甚至说按此练习可强身健体(还好,没有人相信可以修炼成盖世神功)…………

百度中输入“九阴真经”排前十名的关键词(除“九阴真经”本身外)是:

九阴真经作者

九阴真经的作者

九阴真经的作者是谁

九阴真经作者是谁



九阴真经的作者是
电视剧九阴真经

天龙八部 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在线观看

九阴真经全文



排在百度第一名的搜索结果是百度百科关于九阴真经的词目,基内容是:

引用:
《九阴真经》在唐朝就有,其作者不祥。不过是借金庸老先生的笔才名扬天下。据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的描述,著《九阴真经》的是北宋一名名为黄裳的世外高人,自观道书,练成神功,曾一人独对明教高手,后受围攻而败,家人均被人所杀。40余年后重出江湖,此时仇家均已死去,遂将毕生所学写成《九阴真经》,传之后世。最初全经文共364个字;后经他人改成千余字, 而且加上了“九阴白骨爪”等根据《九阴真经》所创的武功。到南宋时期,传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之手;经其参悟又加上了“九阳神功”即“先天真气”。本文就是根据王重阳所流传下来的《九阴真经》整理而成。 《九阴神功》又名《先天真气》乃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所创,为《紫霞神功》、《太清罡气 》、《玄门罡气》之鼻祖。此功为玄门罡气类神功,也是速成玄门内功。所练之先天真气是一种至阴至柔的罡气,比太清罡气之威力甚。并且有自动防身之效,为练就金刚不坏身之无上之选。

九阴真经全文
上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
 当年武林中为了争夺此经,不知多少英雄竞折腰。   却不知此经在宫廷中早有存本,后收入《四库全书》第五卷。   真是天意弄人啊……   大家可以对照金庸先生纪实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残本。   从开始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到里面的九阴白骨爪……   到最后的没人能懂的梵文音译字……   都能一一对照 !
百度百科“九阴真经”词目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032.htm

三,真相:东拼西凑,真经难求!

破绽一:百度百科中说《九阴真经》在唐代就有,收入《四库全书》第五卷,
通过查《四库全书》第五卷并没有见《九阴真经》有册。
四库全书第五卷目录:http://www.tcm100.com/user/SKQSZM/Juan.aspx?id=5

破绽二:上卷的内容竟然大部分是从唐人的一则序中移花接木过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我们大多人知道是老子的《道德经》第77章中的句子,后面虚胜实也是从道经中化用,详细见本文之“引申”部分。

而“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则是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直接移花接木过来。
其原文部分为: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全文见:http://www.chinatmc.net/thread-15351-1-1.html
这一则序言为唐代的王冰所撰,这个是发行很广的文字。从出处方面我们知道若此《九阴真经》为真,也不至于直接调用别人的文字作为“上卷”这么荒唐。再观其文意也不通,《序》中是说《素问》“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然此伪经中开卷是说“天之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这一句是完整的,那么“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的“其”是什么呢?显然是生硬地对接上去的,文理不通。至于下卷大多为今人口吻,没有去举证的必要了!


四,引申:金庸小说中《九阴真经》名字与内容考
金庸《射雕英雄传》中没有出现全本的九阴真经,只出现了首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这样似假还真正是小说艺术创作的妙处,让这本“残本”充满了更强的神秘性!

有的学者按易理、道藏、道教辞典等认为不存在“九阴”之说,诸如台湾学者叶洪生,内地沈增植先生者,然通过目前的资料可查 “九阴”这一词是古代的道家著作和文学诗文中都曾出现的!道藏中更是有《上清帝君九阴经》。
关于金庸小说中的九阴真经考证我就不再重复,延用笑笑道人《金庸小说武功口诀、经文渊源考》中的成果。


引用:
关于“九阴”一词,有学者曾提出道家无此说法,按照《易经》应为“九阳六阴”,在3版《神雕侠侣》附录中金老驳斥了这一观点“……《葛先公道德经序》:“祸厌九阴,福生ffice:smarttags" />十万”意谓阴气极盛有祸;柳宗元《天对》文中云:“爰北其首,九阴极冥。”湛若水《交南赋》:“烛九阴于赤水兮,觌冯夷之幽宫。”冯夷为水神,居极北之地。”应笑我在《金庸识小录》 提出“道教类书《云笈七签》第三十一卷,张君房引《帝君九阴经》:‘欲变化分形,隐沦八方。当常斋修帝君九阴之精思也。……此为帝君太一九阴混合变化万形也。’”“九阴经”出自道家典籍;南窗寄傲生也在札记35中提到东晋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所罗列的道经中,有“九阴经”的名目。 《九阴真经》的内容分别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道德经》(老子):原著中提到《九阴真经》作者黄裳为校对错字通读了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万寿道藏》后精通道学更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那么真经中引用道家经典《道德经》也是顺理成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3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八回‘三道试题’新加几句经文)《道德经》第78章、第43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人徒之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撄而宁。”2,道家内功要诀:原著中梅超风先后询问马钰、郭靖一些《九阴真经》中玄门功法的术语,这些内容可参考许多道藏丹诀,在此就不一一指出出处。“铅汞谨收藏”(铅体沉坠以比肾水,汞性流动而拟心火,是说当固肾水息火,修息静功方得有成)“姹女婴儿”(各指阴阳之气,。《马丹阳语录》“龙虎是铅汞,铅汞是水火,水火是婴姹,婴姹是真阴真阳,真阴真阳即是神气,种种名相,皆不可着,止是神气两字而已”。) “五心朝天”(双手掌心,双足掌心,头顶心是为五心)“攒蔟五行”(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和合四象”(藏眼神,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指在意的调动下,凝集神、魄、魂、志、意等信息,五行一聚,元性的物质就凝集,经过凝炼、培育,阴性信息成份逐惭减少,而成元神。)“五气朝元”(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吟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三花聚顶”(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3,《童蒙止观》(小止观)《九阴真经》最后的梵文总纲又源于何处呢?在《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五回‘铁枪庙中’铁枪庙中黄容曾经告诉欧阳锋的那两段翻译过来经文:真经的总旨写为梵文以中文音译(练功怪异境界)“或身骚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奇寒壮热,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如时如有恶物相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凡此种种须以下法导入神通。”(修习后的妙处)“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善用观相运作十二种息,能愈诸患渐入神通。” 这总纲作为《九阴真经》中的压轴,贫道自然而然想到在道藏中寻找,但无功而返,后来无意间竟然发现这段文字居然出现佛家典籍《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智者大师先后说法,说过四次止观,就是现在的《摩诃止观》又称圆顿止观;《渐次止观》;《童蒙止观》又称《小止观》,与《摩诃止观》相对;《六妙门》。(摘录笑笑道人:《金庸小说武功口诀、经文渊源考》)

五,猜想:娱乐杜撰,切莫照练

既然从这么一些方面证明了此真经不真,金庸的小说中也不见有其完整的“《九阴真经》全文”,也就起到了让迷信者清醒辨清是非的作用。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就没有必要进一步去考证,本人猜想这也可能拍金庸的武侠剧《射雕英雄传》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所虚构出来的吧!电视剧,小说等文艺娱乐方面的创作往往有虚构的这种自由性和习惯性,曾有一部电视剧就直接借家师整理的经文去念,最后把家师的名字也念上(**人**年恭录),如此等等很多。大家要能够明白现实和电视剧、小说等文艺创作中的不同性,切不可以把娱乐的就当真的了,更不可照着此本经书去修炼神功,可没有人保证你的运气会比歪打正着的疯子欧阳峰好!这一段也是属于本人的一项猜想,并没有具体的证据,有心者如有确凿的材料可进一步说明此虚构《九阴真经》的出处,请也不吝告知在下为盼!本文仓促而就,旨在向一些迷信者说明此《九阴真经》是虚构的,这一点是无疑问可以确定的。文中若有一些纰漏和错谬也请大家原谅和指正!

没有评论: